【人民日報】疫情防控三大“驛站”服務群眾“零距離”
瀏覽:
“我們不拋棄不放棄任何一位員工,也會盡己所能幫助街坊鄰居!”6月8日晚,一句鏗鏘有力的話在廣州工控引起了沸騰。
近日,廣州市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如何保障封閉健康管理區域群眾需求,讓群眾生活少受影響”成了疫情防控工作一大卡點。為切實解決群眾所急、所需、所盼,廣州工控主動深入群眾,把群眾的要求當作第一標準,把群眾的呼聲當作第一信號,著力建設三大“驛站”,搭建“零距離橋梁”,打造疫情當下暖心、用心、貼心、連心的服務。
“民生驛站”解民憂
截至6月6日,廣州工控在中高風險區域進行封閉健康管理的員工已累計達到821人,廣州工控集團黨委密切關注,以駐扎在社區一線的9個臨時黨支部為溝通樞紐,第一時間收集了解員工在封閉健康管理期間遇到的“難處”。圍繞員工所急、所需、所盼,積極協調多方資源,于6月9日籌建嶺南V谷物質倉庫,確保以最快的速度響應訴求,保障員工及周邊街坊正常生活。
“大米還有一天就要吃完了”“日用品物資也快用完了”,為解員工“燃眉之急”,廣州工控在社區物資配送的基礎上,對緊缺物資進行及時補齊。6月9日上午11:30,由嶺南V谷物質倉庫采購的5000余件抗疫物資送至芳村并完成交接,有效解決了觀鶴小區、金鶴苑、鶴平小區、鶴翔小區、農工樓、鴛鴦樓等社區員工所需的米、油、食鹽、方便面等物品需求。
“天氣太熱,食物容易變質?!贝饲?,廣州工控在關注到社區物資配送過程中食材容易變質的問題后,緊急協調河南民權萬寶冰箱基地調運10臺冰柜,并于6月8日晚送達荔灣觀鶴小區,不到三天的時間,就為社區居民解決了食品轉送保鮮難題。當晚,被工控速度、工控精神所感染的集團主要領導發出感慨:“我們不拋棄不放棄任何一位員工,也會盡己所能幫助街坊鄰居!”。
為擴大民生物資保障范圍,集團黨委主動對接荔灣區白鶴洞街、中南街以及海珠區,截至6月8日,共組織調配5.6萬付醫用手套、6萬只口罩、120臺冰箱、7臺應急空調、300個愛心防疫包、300個優質乳膠枕頭、60件睡袋、40頂應急帳篷、300多份解暑鮮果、10臺工業風扇、6臺大功率音箱等物資馳援一線,為一線人員送“安全”、送“能量”、送“溫暖”,助力打贏疫情防控戰。
“健康驛站”抒民困
在全力做好物資保障工作的同時,針對封閉健康管理區域員工身心健康問題,廣州工控集團黨委組建成立封閉健康管理區指揮中心,由集團主要領導帶隊,具體落實封閉健康管理區域員工政治思想、心理疏導、人文關懷、協調互助等工作,幫助員工進一步堅定打贏疫情防控這場“硬仗”的信心與決心。
期間,時刻關注居家健康管理員工的心理狀態、情緒變化,并安排專業人士進行科學疏導,以緩解疫情帶來的消極心理。同時圍繞員工身體健康,針對性制定解決方案,幫助封閉健康管理區域員工協調解決跨區取藥難題。
“便民驛站”暖民心
廣州工控集團黨委服從服務于大局大勢,積極響應市委組織部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派出集團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李紹康同志及部分骨干成立工作組進駐高風險區,傾力協助中南街抗疫指揮中心做好防疫情況上報下達、物資調配、志愿者管理等工作,為一線疫情防控工作注入了強大的工控力量。
6月7日,工作組組織共22人的支援隊伍,深入海中村協助全村9個社共10個核酸檢測點 11225 人進行核酸檢測。同日,調度6名成員到中南街醫療衛生救助服務中心,執行24小時三班倒機制,接聽群眾醫療衛生求助熱線電話,實現醫療衛生救助中心的“空中醫院”,及封閉區域內的群眾與醫生之間的“空中橋梁”作用。截至6月8日,共接聽331個群眾醫藥求助電話,直接處理79個群眾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