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 id="fnnab"></em>

      <dd id="fnnab"><pre id="fnnab"></pre></dd>
          <dd id="fnnab"><track id="fnnab"></track></dd>

          <tbody id="fnnab"></tbody>
          1. 06-23
            2021

            【人民日報】“第一臨時黨支部”的故事

            瀏覽:

            疫情發生以來,廣州市荔灣區白鶴洞地區疫情形勢不斷升級,從封閉管理、居民足不出戶,到升級為高風險區,直至現在。非常時期,廣州工控陸續在白鶴洞街、中南街等中高風險區域65個社區成立9個臨時黨支部,其中覆蓋白鶴洞街鶴翔、山頂、鶴建里、鶴園、鶴平、金道等6個社區的廣州工控疫情防控第一臨時黨支部,讓共產黨人的形象深深印在社區兩萬多名居民心中,讓黨旗在疫情防控的一線高高飄揚。



            6月4日,負責白鶴洞街山頂鶴園等網格片區的臨時黨支部書記蘇日飛完成了臨時黨支部組建、網格片區微信建群和安全健康生活協調工作組組建等工作,其中安全健康生活協調工作組下設5個小組,分別負責鶴翔(含鶴建里)、山頂、鶴平、鶴園和金道社區服務保障工作。所轄片區共計131名工控員工,其中黨員46名、團員5名、群眾職工80名,全部加入第一臨時黨支部微信群,并以不同的方式加入到社區疫情防控的硬仗之中。


            從6月5日至17日,鶴翔社區共進行了7次全員核酸檢測。每次檢測,第一臨時黨支部都在組織檢測志愿服務方面發揮主導作用,將進駐支援社區醫護人員與社區本地自發志愿服務力量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不斷優化檢測組織實施方案,實行兩點同時檢測的辦法,并嚴格按照防控要求,科學設計居民行進路線,避免不同小區進出路線重疊交叉,縮短居民檢測排隊等候時長和全程檢測時長。在綜合因素作用下,檢測總時間從最初時的近15小時縮短至最后的不到3小時,體現了第一臨時黨支部迎難而上的頑強作風,更善于總結經驗、運用全局思維和系統思維,不斷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生動詮釋了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

            5月31日鶴翔社區實行足不出戶、封閉管理后,柴米油鹽、頭疼腦熱這些平時再正常不過的社區居民生活,一下子打亂了節奏。社區居住著許多老年人,不少患有慢性疾病,吃藥打針有時點、品牌等特殊要求,如果供應不上,后果不堪設想。

            第一臨時黨支部山頂片區安全健康生活協調小組組長王寧寧看在眼里,急在心里。6月1日,他主動到居委報到,以一個退伍軍人的身份,憑一件“紅棉老兵”馬甲,開始為山頂鶴翔社區提供個人志愿。由五個退伍軍人組成的“戰狼突擊隊”、12名黨員(其中廣州工控黨員6名)組成的山頂片區黨員服務小組和3人組成的山頂片區安全健康生活協調小組先后組織成立。三個抗疫志愿小組共為山頂片區約500戶居民提供了物資、藥品等超千次的派送服務。

            第一臨時黨支部金道片區黨員關東風同志自發組成所在住宅樓14人的志愿服務團隊,負責樓內144戶住戶的信息溝通和日常醫藥健康和生活物資購買和派送服務,志愿服務實施分層包保方式,保證不漏一戶;針對獨居老人還會進行重點幫扶,建卡跟蹤,閉環管理,包括提供送米、募集食物、修手機等。

            除了服務所在住宅樓的住戶,14人的志愿服務團隊還會積極參加物資配送、核酸檢測等社區的其他志愿者活動。

            他們以真情服務社區,充分發揮黨員模范先鋒作用,真正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努力保持社區居民生活安定有序,以真心換真心,帶動社區群眾積極響應、服從社區管理,真正夯實群防群控基礎。

            從6月5日至17日,第一臨時黨支部動員組織黨員職工參加志愿服務310人次,平均每天約24人次,為抗疫一線高高飄揚的黨旗增添了一抹奪目的亮色。


            即將呈現,敬請期待
            jizxjiz免费观看视频_小黄人在线播放免费国语_光棍影视在线手机观看_日韩电影r级推荐2018在线观看

                <em id="fnnab"></em>

                <dd id="fnnab"><pre id="fnnab"></pre></dd>
                    <dd id="fnnab"><track id="fnnab"></track></dd>

                    <tbody id="fnnab"></tbody>